从哈尔滨市中心到西北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松北区乐业镇杏林村。在呼兰河边的这个村子里,柳树青翠,杏树盛开,杏花芬芳满山。“如果你想用衣服打湿杏花,柳树的风不会吹到你的脸上。”。诗情画意的美景吸引了许多市民来这里踏青、赏花。
“早在2019年春天,我们就利用了村北面没有树木的所有沟壑和山坡,种植了5万株杏树,并在那年秋天又种植了5万株,以反映我们的地方曾被称为‘杏山堡’。”杏林村委会主任陈华表示,杏林村种植的10万株杏树不仅可以赏花,还可以为旅游采摘创造条件。
“当我在互联网上看到别人分享的旅行笔记时,我会专门与家人合影留念。”在杏林村,居住在哈尔滨道里区的“90后”张海江一边按下快门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过去喜欢出国和省外旅行。我总是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美好,但我没想到最美的风景在家。”在杏林村,许多哈尔滨市民在望洪景区拍照打卡、吃农家饭、体验篝火、在特色民宿再住一晚,这已成为“标准”。
在杏林村的东侧,绿色的土地上隐藏着一片神秘的花海——150亩向日葵正在等待两个月的开花。“80后”李薇(音译)说,她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去年夏天带着她的孩子来这里写生真是太好了。“距离我家只有40分钟的车程。虽然离城市不远,但我觉得我可以在蓝天、白云和向日葵的田园风光中完全放松。”
与向日葵之海遥相呼应,有数千亩观光稻田。在大米中饲养虾、蟹和鸭,不仅可以确保优质大米,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李伟乐在稻田观光栈道上漫步,听着青蛙的叫声,看着风吹着米浪,钓着虾、蟹,对在田里享受如此高雅的情趣并不厌倦。
日前发布的《黑龙江省2021年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黑龙江省省际游客数量有所减少,黑龙江省客源市场呈现出以省内游客为重点的显著特征。周边旅游和城郊旅游已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郊区旅游的普及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杏林村为例,在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于2019年成立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和运营,乡村旅游项目已在当地初具规模。仅农业采摘园一年就吸引了3万多游客,收入近30万元。以村民自主经营为主的餐饮、农家乐、民宿等经营收入屡创新高,不仅活跃了当地经济,也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距杏林村20公里,位于松花江北岸的榆林村。采摘节、冰雪节、农民丰收节、苗木花展、猪肉节、乡村集市等活动不断,也吸引了大批人外出游玩。素有“龙江第一种花村”之称的榆林村,正在逐步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苗林花海”田园综合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乡村商业形态。羊溪花语谷是山谷沿线的室内影视实景拍摄基地,也是当地唯一向公众开放的摄影基地,受到许多热爱摄影的年轻市民的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杏林村乡村旅游、榆林村苗木花卉旅游和花卉语言项目共接待游客7.9万余人次。松北区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局长周桂泉表示,未来,地方政府将结合哈尔滨新区农村资源条件,构建“一村两带多点”的乡村旅游发展布局,重点建设渔业文化主题村、杏文化主题村、苗花艺术村、生态花卉蘑菇主题村、“乡土”风味村、美食文化主题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村,进一步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郊区旅游需求。